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董文广教授提醒:吸烟只是开始,这些习惯同样可能诱发肺癌
发表:董文广 发表时间:2025/4/16 16:19:30
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肺癌新发病例,其中一个重要诱因,正是我们身边常见却容易忽视的生活习惯。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董文广教授指出:肺癌的发生,虽然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更多是“日积月累的不良习惯”所导致。除了广为人知的吸烟外,很多人每天正在做的事情,可能也在无形中把肺癌风险推高。
那么,哪些不良习惯需要格外警惕?让我们听听董文广教授怎么说。
一、吸烟:肺癌的“头号元凶”
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出数十倍,这是医学界共识。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如焦油、尼古丁、苯并芘)不仅会直接破坏呼吸道黏膜,还会引发细胞基因突变,从而促发癌变。
董文广教授强调:吸烟不仅对自己有害,二手烟甚至三手烟同样危险。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人群,更应该主动戒烟,保护家人健康。
二、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女性肺癌的“隐形杀手”
很多家庭主妇并不吸烟,却也不幸患上肺癌。董文广教授指出,这与她们长年接触厨房油烟有关。烹饪过程中,特别是高温煎炸、爆炒时,会释放出大量致癌物(如苯并芘、多环芳烃),长期吸入,伤害肺部黏膜。
建议:炒菜时使用抽油烟机,并保持厨房通风,尽量减少高温烹饪的频率,降低风险。
三、经常熬夜、作息紊乱:免疫力下降是关键
肺癌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长期免疫功能失调、细胞修复能力减弱的结果。董文广教授提醒,长期熬夜、昼夜颠倒、生活无规律,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削弱对异常细胞的“清除能力”。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是保护肺健康的基本前提。
四、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或有害气体环境中
城市空气污染、工地粉尘、有毒化学物质(如石棉、甲醛、苯等)都可能增加肺癌风险。董文广教授指出,一些特定职业群体,如矿工、建筑工人、化工行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采取防护措施。
五、忽视体检和咳嗽等早期症状
肺癌早期常常“沉默无声”,等到出现持续咳嗽、胸闷、气促、咯血等症状时,往往已是中晚期。董文广教授建议,特别是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吸烟者、家族有肺癌史者)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检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结语:
肺癌的发生,并不只是“抽烟那么简单”。董文广教授提醒大家,从现在开始,摒弃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不良生活习惯,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人和未来负责。
远离肺癌,从改变一点一滴开始。不要等到身体亮起红灯,才追悔莫及。健康,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