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志雄教授提醒:胃癌的早期信号,一定要尽早就医!
发表:龙志雄 发表时间:2025/4/11 19:16:25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很多患者在出现明显不适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其实,胃癌在早期是有“信号”的,只是这些信号太容易被忽视或误解为普通胃病。
那么,胃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17楼国际精准肿瘤中心龙志雄教授作出详细解读。
1.上腹部隐痛或不适
这是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患者会感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压痛或闷痛,饭前饭后症状可能加重。这种疼痛容易与胃炎、胃溃疡混淆,从而被忽略。
2.食欲减退、饭后饱胀感强
早期胃癌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下降,即使少量进食也会感到胀满、不适,饭后饱胀感强烈而持久,可能还伴有打嗝、反酸等现象。
3.体重下降、乏力
在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是一个危险信号。加之日常乏力、精神差等表现,往往提示身体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胃癌。
4.大便颜色改变
胃癌患者早期可能出现黑便或大便发暗,这通常提示胃黏膜有轻微出血。虽然出血量不多,不易被肉眼察觉,但若持续出现,应及时检查。
5.呕血或反复恶心
虽然是相对较晚的表现,但部分早期患者也会因胃黏膜糜烂、溃疡而出现呕血、反酸甚至频繁恶心的情况。
龙志雄教授提醒:这类人群尤其要警惕!
以下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年龄在40岁以上,尤其是男性
有胃癌家族史
长期患有胃炎、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
吸烟、酗酒、爱吃腌制或高盐食物的人群
长期有消化不良症状,服药难以缓解者
龙志雄教授指出,对于高危人群,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并结合胃功能检测、幽门螺杆菌筛查等手段,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中西结合,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17楼国际精准肿瘤中心,龙志雄教授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精准干预的治疗理念,不仅注重肿瘤局部控制,还关注患者整体机能的调节与恢复。尤其是在胃癌早中期,通过微创介入、热疗、中药调理等多维治疗手段,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
胃癌并非“沉默杀手”,而是有迹可循。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对身体发出的信号足够敏感。龙志雄教授呼吁广大群众:不要把胃部不适当作“小毛病”,及时检查、规范治疗,才能真正把握健康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