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小小 “口腔溃疡”,竟牵出舌癌危机,介入灌注 + 栓塞成 “救星

发表:张俊杰 发表时间:2025/4/9 11:14:03

口腔舌鳞状细胞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和致命的一种,对比口腔其他癌症更具有侵袭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舌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影响吞咽、咀嚼、发音功能及自我形象,对生存质量影响较大。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舌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的关键。近日,一位舌鳞癌患者给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送来锦旗,感谢医护人员的精准治疗和悉心照顾。

 口腔溃疡是如何演变成舌癌的?

 今年51岁的李先生,做着销售工作的他总是各地跑,然而在去年1月份他开始出现口腔溃疡。李先生以为只是上火,也就没上医院,只是找了当地一家小诊所拿了药。“那个诊所医生说没什么问题,溃疡是被牙齿磨蹭到的,我也就没在意。

”随着病情的加重,2024年5月李先生在深圳一家医院做了活检,结果提示舌鳞癌。这让李先生很疑惑:不是口腔溃疡吗,怎么就变成舌癌了?事实上,口腔癌表现出的溃疡,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久治不愈,如果溃疡持续2周还没好转,就要考虑是否与癌症有关,要及早到医院检查。

舌癌初期的症状表现:
 舌癌初发时,看起来与溃疡非常像,受到冷、热、酸、辣刺激时也会有疼痛感。随着病情发展,溃疡部会逐渐变大变硬,表面像火山口一样。随着肿块逐渐长大,疼痛会越来越明显,舌头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吃不下饭,甚至说话都不清楚了。到了中晚期,同侧的颌下和颈部淋巴结也会出现肿大。

 建议李先生立马做手术治疗,但他拒绝了,自己口服中草药治疗。“我那时候更相信中医,想着手术不如先试试吃中药能不能控制住肿瘤。”但连续吃了三个月中药的李先生,2024年8月底在当地医院做CT检查发现舌部巨大占位,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疼痛、嘴巴合不上来、吃饭不便等等症状,都让李先生的家人亲属很是担心,强烈要求他寻找西医治疗。看着家人着急与担心,李先生开始积极寻找医院。偶然机会下,李先生在网上看到了张俊杰主任的文章,了解到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进而了解到冷冻消融治疗技术,带着对这种治疗技术是否适合他的疑虑,2024年月9份他来到我院就诊。

 精准微创介入治疗,让肿瘤坏死缩小了

 入院后,李先生做完相关的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舌部固定,口腔内恶臭明显,左颈部可以摸到肿大淋巴结,大小约6cm×7cm,质硬,移动性差。看完李先生的情况后建议他做介入治疗。

 虽然是冲着冷冻消融术来,但经过了解后李先生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做了4次介入化疗和1次介入栓塞术。“第一次做完介入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颈部的淋巴结从硬变软了。”

 在经过几次治疗之后,李先生的情况有所好转,自己在网上上查阅大量关于癌症的资料后,他向医生提出了要放疗的想法。针对李先生的情况,肿瘤科主任张俊杰建议再做一次介入治疗,再进一步缩小肿瘤,降低以后实行清扫术时出血机率。“我觉得张主任说得很在理,而且我觉得医院这种随时随地能给患者提供治疗方案特别好,让患者安心。

 随着每一次阶段治疗,李先生从不能说话、只能吃流食到说话自如;左颈部的肿大淋巴结也从6cm×7cm逐渐缩小为1cm×2cm……这一切的好现象都让李先生比较满意。他觉得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技术,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他也希望他自身的疗效能给给其他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

通过李先生的故事,为了降低舌癌风险,广州新市医院肿瘤科三区张俊杰主任建议大家预防舌癌以及定期检查。

及时处理口腔刺激物:如残根、锐利牙尖等,及时就医进行调整或修复。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刷牙、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避免细菌滋生5。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是公认的致癌物,减少其摄入可降低舌癌风险。

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内的异常病变,如白斑、红斑等。

注意早期症状:如舌头出现长期不愈的溃疡、肿块或疼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

网友评论
  • 汤日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业40年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城医院)
    4.9
    技术4.9 环境4.9 服务4.9
    医生擅长:各类中晚期肿瘤的精准治疗
  • 窦永充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业4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9
    技术4.9 环境4.9 服务4.9
    医生擅长: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 许林锋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30年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4.8
    技术4.8 环境4.9 服务4.7
    医生擅长: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
  • 龙志雄主任医师 教授
    从业3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8
    技术4.9 环境4.7 服务4.8
    医生擅长:肿瘤精准放疗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 贾筠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20年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城医院)
    4.8
    技术4.9 环境4.9 服务4.7
    医生擅长:各种恶性肿瘤内科系统治疗
  • 从业40年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城医院)
    4.8
    技术4.9 环境4.7 服务4.8
    医生擅长: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 杨道科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3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7
    技术4.8 环境4.7 服务4.7
    医生擅长:以放热疗为主的个体化抗肿瘤综合治疗
  • 从业20年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城医院)
    4.7
    技术4.7 环境4.6 服务4.8
    医生擅长:肿瘤的绿色精准治疗
  • 周涛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从业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7
    技术4.8 环境4.7 服务4.7
    医生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化疗、内分
  • 聂大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从业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7
    技术4.7 环境4.7 服务4.7
    医生擅长:擅长头颈部、胸部、盆腔恶性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
  • 董文广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35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7
    技术4.7 环境4.6 服务4.8
    医生擅长:肿瘤热疗联合综合治疗中晚期肿瘤
  • 李鼎锋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4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7
    技术4.8 环境4.7 服务4.7
    医生擅长:擅长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手术
  • 黎淮戈门诊主任
    从业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6
    技术4.5 环境4.5 服务4.8
    医生擅长:制定综合性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 潘静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0年 | 广州新市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肿瘤急重症、支持治疗及肿瘤症状控制方面
  • 徐建林副主任医师
    从业2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肿瘤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擅长介入
  • 张冰沸主任医师
    从业3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中晚期恶性肿瘤和外周血管介入微创治疗
  • 曾宗渊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业0年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有着独特的治疗经验。
  • 王芳军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各类恶性肿瘤疑难病例的诊疗
  • 王建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4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恶性肿瘤精准放射治疗
  • 邓翠娴副院长
    从业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5
    技术4.5 环境4.5 服务4.6
    医生擅长:专业化综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 脑胶质瘤是由神经上皮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肿瘤,也被称为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
  • 淋巴癌是源自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常见于淋巴结、脾脏等器官,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
  • 肾癌是源自肾脏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能表现为血尿、腰痛或腹部肿块。早期发现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诊断
  •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与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等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现腹痛、黄疸等。治疗包括手术、介入治疗和靶向治疗,早期发现
  •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与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早期症状隐匿,晚期可出现腹痛、食欲减退等。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早期诊断
  • 咽喉癌是发生在咽部或喉部的恶性肿瘤,常与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早期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咽喉不适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内的恶性肿瘤,常与吸烟、饮酒、嚼槟榔等习惯相关。早期症状包括口腔溃疡不愈、疼痛等。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早期发现能显著改善预后
  • 气管癌是发生在气管内壁的恶性肿瘤,主要与吸烟和环境污染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痛和血痰。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便血、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风险因素包括饮食不良、肥胖和家族史。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因其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为晚期、治疗难度大而闻名。它的生存率较低,但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了解胰腺癌的高危因素、症状以及治疗选择,对提高防治意识和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 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其发病与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慢性炎症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症状隐匿,常表现为吞咽困难或异物感。通过早期筛查和科学治疗,患者的预后可显著改善。关注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是预防和发现食道癌的关键。
  • 胆囊癌是一种相对罕见但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不健康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胆囊癌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认为胆囊炎或胆结石。通过定期体检、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家族遗传史、慢性肠炎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筛查,可以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结肠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由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如TCT和HPV检测)是早期发现的关键。通过接种HPV疫苗和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宫颈癌,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可能无痛性肿块或乳房形状改变。常用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男性前列腺的常见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其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能引发排尿困难、尿血和骨痛等,早期发现和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具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早期症状隐匿,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家族史、激素水平等相关。常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不明原因体重变化等。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异常信号,有助于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男性中显著高于女性,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膀胱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98%以上为鳞状细胞癌,尤其在舌前2/3部位。腺癌较少见,多发于舌根部;舌根部有时也会出现淋巴上皮癌和未分化癌。
  •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约1%。其恶性程度因病理类型而异。女性发病率较高,症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块或结节。
备案号:湘ICP备2020018014号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