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广教授解析:鼻咽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选择?

发表:董文广 发表时间:2025/1/12 16:39:04
 
鼻咽癌是发源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关键。针对鼻咽癌的治疗,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的董文广教授表示,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合并症等多个因素。以下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选择。
 
一、放疗:鼻咽癌的主流治疗手段
1. 放疗的核心作用
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早期或局部病变的患者中。董文广教授指出,鼻咽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较高,因此放疗能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对于大多数局限性鼻咽癌患者,放疗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2. 放疗的方式
 
外照射放疗:外部放射线通过精确定位照射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调强放疗(IMRT):这是一种先进的放疗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放射线的强度和方向,使其最大限度地照射到肿瘤上,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
质子放疗:适用于对传统放疗反应差或位于复杂区域的鼻咽癌患者。质子放疗可精确靶向肿瘤,有助于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化疗:辅助治疗的有效补充
1. 化疗的作用
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化疗通常与放疗联合使用,尤其是在中晚期患者或肿瘤存在转移的情况下。董文广教授指出,化疗可以帮助消灭放疗未能完全清除的癌细胞,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2. 化疗方案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氟尿嘧啶等。化疗一般在放疗前或放疗期间使用,也可以在放疗后作为巩固治疗。化疗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以降低副作用的发生。
 
三、靶向治疗:精准治疗的未来趋势
1. 靶向治疗的原理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董文广教授提到,近年来靶向治疗逐渐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新兴方法。靶向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或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2. 常见靶向药物
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已在临床中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此外,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单抗(Avastin)等也在一些患者中应用,能有效抑制肿瘤血供,减缓肿瘤生长。
 
四、免疫治疗:为鼻咽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1. 免疫治疗的概述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具有非常强的个体化治疗潜力。董文广教授指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继放疗和化疗后的新选择。
 
2. 临床应用
免疫治疗不仅对晚期鼻咽癌患者有效,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尤其在一些化疗耐药的患者中,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性。
 
五、手术治疗:有限适应症
1. 手术治疗的作用
手术治疗通常用于早期鼻咽癌或肿瘤局部复发的患者,尤其是肿瘤不能通过放疗完全切除时,手术切除可能成为一个选择。尽管鼻咽癌的位置较深,手术治疗的适应范围有限,但在某些情况下,手术依然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2. 手术的挑战
由于鼻咽癌通常位于鼻咽部和咽喉部的深部,手术切除难度较大,因此一般不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更多作为放疗后复发的二线治疗方案。
 
六、综合治疗:多学科联合方案
1. 综合治疗的优势
董文广教授强调,鼻咽癌的治疗通常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MDT),即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这种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风险。
 
2. 个性化治疗
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分期、遗传特征、身体状况等进行个性化调整,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七、总结
董文广教授指出,鼻咽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从传统的放疗、化疗,到新兴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每种治疗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与医生密切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争取早日康复。如果您对鼻咽癌治疗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的治疗建议,欢迎前往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进行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

网友评论
  • 汤日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业40年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城医院)
    4.9
    技术4.9 环境4.9 服务4.9
    医生擅长:各类中晚期肿瘤的精准治疗
  • 窦永充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业4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9
    技术4.9 环境4.9 服务4.9
    医生擅长:擅长各种良恶性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 许林锋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30年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4.8
    技术4.8 环境4.9 服务4.7
    医生擅长: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
  • 龙志雄主任医师 教授
    从业3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8
    技术4.9 环境4.7 服务4.8
    医生擅长:肿瘤精准放疗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 贾筠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20年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城医院)
    4.8
    技术4.9 环境4.9 服务4.7
    医生擅长:各种恶性肿瘤内科系统治疗
  • 从业40年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城医院)
    4.8
    技术4.9 环境4.7 服务4.8
    医生擅长: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 杨道科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3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7
    技术4.8 环境4.7 服务4.7
    医生擅长:以放热疗为主的个体化抗肿瘤综合治疗
  • 从业20年 | 广州新市医院(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城医院)
    4.7
    技术4.7 环境4.6 服务4.8
    医生擅长:肿瘤的绿色精准治疗
  • 周涛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从业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7
    技术4.8 环境4.7 服务4.7
    医生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化疗、内分
  • 聂大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从业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7
    技术4.7 环境4.7 服务4.7
    医生擅长:擅长头颈部、胸部、盆腔恶性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
  • 董文广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35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7
    技术4.7 环境4.6 服务4.8
    医生擅长:肿瘤热疗联合综合治疗中晚期肿瘤
  • 李鼎锋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4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7
    技术4.8 环境4.7 服务4.7
    医生擅长:擅长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手术
  • 黎淮戈门诊主任
    从业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6
    技术4.5 环境4.5 服务4.8
    医生擅长:制定综合性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 潘静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0年 | 广州新市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肿瘤急重症、支持治疗及肿瘤症状控制方面
  • 徐建林副主任医师
    从业2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肿瘤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擅长介入
  • 张冰沸主任医师
    从业30年 |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中晚期恶性肿瘤和外周血管介入微创治疗
  • 曾宗渊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业0年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有着独特的治疗经验。
  • 王芳军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各类恶性肿瘤疑难病例的诊疗
  • 王建教授、主任医师
    从业4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6
    技术4.6 环境4.6 服务4.6
    医生擅长:恶性肿瘤精准放射治疗
  • 邓翠娴副院长
    从业0年 |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4.5
    技术4.5 环境4.5 服务4.6
    医生擅长:专业化综合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 脑胶质瘤是由神经上皮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肿瘤,也被称为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
  • 淋巴癌是源自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常见于淋巴结、脾脏等器官,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
  • 肾癌是源自肾脏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早期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能表现为血尿、腰痛或腹部肿块。早期发现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诊断
  •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与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等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现腹痛、黄疸等。治疗包括手术、介入治疗和靶向治疗,早期发现
  •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与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早期症状隐匿,晚期可出现腹痛、食欲减退等。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早期诊断
  • 咽喉癌是发生在咽部或喉部的恶性肿瘤,常与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早期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咽喉不适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内的恶性肿瘤,常与吸烟、饮酒、嚼槟榔等习惯相关。早期症状包括口腔溃疡不愈、疼痛等。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早期发现能显著改善预后
  • 气管癌是发生在气管内壁的恶性肿瘤,主要与吸烟和环境污染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喘息、胸痛和血痰。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便血、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风险因素包括饮食不良、肥胖和家族史。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因其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为晚期、治疗难度大而闻名。它的生存率较低,但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了解胰腺癌的高危因素、症状以及治疗选择,对提高防治意识和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 食道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其发病与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慢性炎症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症状隐匿,常表现为吞咽困难或异物感。通过早期筛查和科学治疗,患者的预后可显著改善。关注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是预防和发现食道癌的关键。
  • 胆囊癌是一种相对罕见但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不健康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胆囊癌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认为胆囊炎或胆结石。通过定期体检、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家族遗传史、慢性肠炎等因素密切相关。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筛查,可以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结肠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由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如TCT和HPV检测)是早期发现的关键。通过接种HPV疫苗和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宫颈癌,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可能无痛性肿块或乳房形状改变。常用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男性前列腺的常见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其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能引发排尿困难、尿血和骨痛等,早期发现和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具威胁的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早期症状隐匿,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家族史、激素水平等相关。常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不明原因体重变化等。定期体检和关注身体异常信号,有助于早期发现。规范治疗是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男性中显著高于女性,是泌尿系统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膀胱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98%以上为鳞状细胞癌,尤其在舌前2/3部位。腺癌较少见,多发于舌根部;舌根部有时也会出现淋巴上皮癌和未分化癌。
  •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约1%。其恶性程度因病理类型而异。女性发病率较高,症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块或结节。
备案号:湘ICP备2020018014号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