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广教授详解:结肠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发表:董文广 发表时间:2025/1/6 14:57:56
结肠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早期症状较为隐匿,许多患者往往在疾病发展到中晚期时才被确诊。那么,结肠肿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今天,我们邀请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的董文广教授,为大家做详细解读。
一、结肠肿瘤早期症状有哪些?
董文广教授指出,结肠肿瘤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误以为是普通肠胃问题。但仔细观察,这些症状可能为疾病提供早期预警信号。
1. 大便习惯改变
频繁腹泻或便秘,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大便形状变细,可能提示肠腔受到肿瘤压迫;
排便不尽感,排便后仍有强烈便意。
2. 大便带血
大便中出现隐血或鲜红血迹,容易误以为是痔疮;
血色常伴随粘液或暗红色血块,需引起重视。
3. 腹痛和腹胀
不明原因的腹部隐痛或胀痛,尤其是左下腹部;
痛感可能与排便有关,在排便后有所缓解。
4. 不明原因的贫血
持续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检查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这是慢性失血的信号。
5. 体重下降
在未调整饮食或增加运动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
可能是肿瘤消耗和肠道吸收功能受损的结果。
二、为什么结肠肿瘤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
董文广教授指出,结肠肿瘤早期症状与许多常见的肠胃疾病类似,如肠炎、痔疮、功能性肠病等。因此,患者常常会自行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却忽视了进一步检查的重要性。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三、哪些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以下人群需格外关注结肠肿瘤的早期症状,并定期进行筛查:
1. 有结肠肿瘤家族史的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 长期不健康饮食习惯者: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是危险因素;
3. 慢性肠炎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
4. 肥胖和久坐人群: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弱;
5. 年龄超过50岁的人:50岁以上人群是结肠肿瘤的高发年龄段。
四、如何早期发现结肠肿瘤?
董文广教授强调,早期筛查是发现结肠肿瘤的关键手段,特别是高危人群更应重视以下检查:
1. 粪便隐血试验(FOBT):筛查是否存在肠道隐血;
2. 肠镜检查:通过直观观察发现肠道异常;
3. 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评估病灶;
4. 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遗传史者,基因检测有助于风险评估。
五、如何预防结肠肿瘤?
董文广教授建议,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结肠肿瘤的发生风险:
1.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饮食;
2. 保持运动:规律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3. 定期体检:特别是高危人群,每年进行肠镜检查;
4. 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过量饮酒对肠道的损害;
5. 保持良好情绪:精神压力可能影响肠道健康。
结语
结肠肿瘤早期症状隐匿,但并非无迹可寻。董文广教授提醒,注意身体的信号,出现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高危人群,更应定期筛查,避免延误治疗。如果您对结肠肿瘤的早期症状或筛查方式有更多疑问,可以前往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与董文广教授面对面交流,获得权威的诊疗建议!